一、学院概况
16877太阳集团前身是2000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16877太阳集团和淮南师范学校合并后成立的教育系,2015年2月更名为16877太阳集团。现任党政领导为党委书记、副院长欧阳儒阳,院长党委、党委副书记廖军和。
图1 16877太阳集团历史沿革示意图
16877太阳集团目前拥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三个系和一个教育科学实验中心,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421人。教育科学实验中心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49间,面积达到1695平方米,拥有实验仪器437台套,总价值360余万元。教育科学实验中心为16877太阳集团各专业和学校其他师范专业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实训平台支撑。同时,16877太阳集团建有校外实践基地27个,基本能满足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
二、办学定位
16877太阳集团紧密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彰显教师教育办学特色”的办学定位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以“OBE”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坚持“精技能,优素质”的质量观,着力培养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人才,同时为学校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教师教育学科支撑。求精不求大,求实不求全,努力把16877太阳集团办成有个性,有影响,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
三、师资队伍
16877太阳集团现有在职教职工53人,外聘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7人;博士4人(其中1人在读),硕士43人;安徽省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4人,校级教坛新秀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5人;1人获省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5人获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四、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一)学科建设
16877太阳集团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意识,变学科自然生长到主动建设,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学科建设思路不断清晰,学科建设成效明显。16877太阳集团现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1个,“课程与教学论”校级重点学科1个。在学科建设过程中,16877太阳集团始终坚持突出学科建设在内涵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凸显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实现大步跨越,为我校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提供了学科支撑。
1、省级重点学科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16877太阳集团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2008年被安徽省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也是安徽省唯一“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科队伍为目的,充分利用16877太阳集团的优质办学资源,逐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三个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强化建设,本学科在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培养博士5人,2位教师晋升正教授,5位教师晋升副教授;获批各类科研项目近5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7部。
图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方向示意图
2、校级重点学科 —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是16877太阳集团重点学科建设之一。2009年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经过一期、二期、三期建设,进一步凝练出“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体系研究”、“课程与教学文化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等三个学科方向;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政策,明确了建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服务学校师范教育,面向地方基础教育的学科定位。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先后有4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1位教师晋升正教授,6位教师晋升副教授;在二类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主办学科平台刊物《教与学苑》(半年期内部交流刊物),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与研究的平台;多位教师获校内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师范生技能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
图3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方向示意图
(二)科学研究
16877太阳集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近5年来,16877太阳集团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1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8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16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论文15篇;主编各类教材9部;出版专著6部(包括合著);现有省校级课程建设项目23门,其中省级课程建设项目6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校内外专家来校讲学36场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9人次。
五、专业建设
16877太阳集团在明晰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依托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总体谋划,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围绕职业导向,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秉承“尚师德、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教育理念,以“2+X+1”为人才培养规格,以“一专多科全能型”小学教师培养为目标,通过“1662”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能在小学、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几年,小学教育专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专业知名度不断扩大,招生第一志愿率高,毕业生就业较好。
图4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示意图
(二)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2013年被确定为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专业遵循“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秉承“实基础、强实践、精技能、优素质”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能够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本专业形成了“1236”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师德修养高、专业基础实、业务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图5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示意图
(三)非师范专业——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是16877太阳集团非师范专业之一。本专业始终坚持职业导向,秉承“实基础,适口径、精技能、优素质”的培养思路,旨在各级各类学校、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1234”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能较强、业务过硬,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图6 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示意图
六、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一)人才培养
16877太阳集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学校和学院的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着力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方面,16877太阳集团邀请兄弟高校学者和中小学、幼儿园一线专家,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皖教高〔2014〕17号)、《16877太阳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校政〔2016〕1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秉承原淮南师范学校和原淮南师专的师范教育优良传统,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职前教育与终生教育对接”。
在课堂教学方面,16877太阳集团采取集体研课、推门听课、校地合作开发课程和邀请一线教师授课等方式,以优化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更具职业适用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学院建立常态化的监控机制,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规范,采取“班级教学日志”常态记录、“三级督导”多元主体监控和线上线下多渠道教学评价等方式,形成立体交叉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网络体系。
在实践教学方面,16877太阳集团探索出了“能力导向,全程实践;学训交替,分段实施”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八个学期分成“夯实专业基础”和“强化技能训练”两个阶段,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安排精心设计、各有侧重。
16877太阳集团教师不仅承担着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任务,还承担着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教育课程,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等公共课的教学任务。在公共课教学方面,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公共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为提升16877太阳集团国际化办学水平,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根据我校与德国费希塔大学签订的校际交流协议。2017年起,16877太阳集团与德国费希塔大学每年都互派交流生开展研习活动。
(二)教学改革
16877太阳集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并把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到人才培养中。例如,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院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案例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以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改革,以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近三年,16877太阳集团获批省级以上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17项(含校级重点项目),其中,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8项(含校级重点项目);现有省校级以上课程建设项目23项,其中省级课程建设项目6项。
七、社会服务
16877太阳集团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应用心理学三个教学系的学科和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社会服务活动,一方面不断提升16877太阳集团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各专业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有利于提升社会责任感,促进专业学习,推动专业能力发展。
图7 社会服务主要类型
八、培养特色
16877太阳集团秉承原淮南师范学校和原淮南师专的师范教育优良传统,实施“五教融合”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严格执行学校“4333” 和“1+n”实践教学体系和养成教育的系列工作要求,结合本院实际,逐步形成 “精技能,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
图8 “精技能,优素质”含义图
(一)精——遵循产出导向,精准技能设计,打造精湛技能
1、坚持产出导向,通过充分调研与科学论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相关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准进行技能设计。
图9 专业技能精准设计图
2、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平台,狠抓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学生的精湛专业技能。
图10 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类型
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根据学业发展不同阶段要求和不同专业技能的特点,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定期举办“三字一画”竞赛、少儿故事大赛、舞蹈大赛、手工制作大赛、PPT制作比赛和教学设计大赛,并在每年一度的毕业季组织专业建设汇报演出活动,给予学生提供综合展示的舞台。16877太阳集团各专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出了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历届安徽省师范生技能竞赛和各教育专业学会(协会)组织的学科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详见附表4、5),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书考试通过率成绩喜人,16877太阳集团“一路同行”专业建设汇报演出已经成为16877太阳集团校园十大文化活动品牌之一。
(二)优——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素质结构,培养优秀人才
16877太阳集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标准,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在16877太阳集团党委的领导下,统整专业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团学干部队伍为一体,依据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优化素质结构,打造“一平台两工程”的素质结构优化培养体系。即,利用“且行”教育技术资源网和“教育技术论坛”(www.etthink.com)作为信息素养提升平台,通过“榜样示范引领工程”和“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优秀人才。
图11 “一平台两工程”示意图
16877太阳集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趋近百分之百。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大部分是从事教育及相关行业,就业对口率较高,毕业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达67%。
图12 2015-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图13 我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图14 16877太阳集团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16877太阳集团培养的人才质量颇受就业市场肯定,学生毕业五年后在各就业岗位逐渐成长为骨干力量,并广受好评。
16877太阳集团在实践中形成的“精技能,优素质”人才培养特色,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毕业五年后在各自的就业岗位逐渐成长为骨干力量,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从麦可思公司对16877太阳集团2013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报告的“各院系毕业生认为在校培养对毕业后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的比例”这一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16877太阳集团97%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在本校排名第三;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评价认可比例达81%。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16877太阳集团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等会议和文件精神,遵循“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标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继续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6877太阳集团2020年招生信息